甘南迭部县的腊子口沟,是一条南北长约300米、高500米的狭长通道,沟底不到30米宽,并且还被水流湍急的腊子河占去了一半,地势极为险要。俄界会议后,毛主席率领由红一方面军第1、3军和军委纵队改编的陕甘支队,继续执行中央的北上方针,向陕甘地区进发。1935年9月12日,到达腊子口附近,前有甘肃军阀鲁大昌部队,后有四川军阀刘文辉追兵,周围还有卓尼杨土司的队伍和中央军胡宗南的主力,可谓是前有强敌、后有追兵。一旦不能尽快拿下腊子口,打开进入甘肃的通道,红军将面临被敌合围的危险。
时间指针快速拨动了80多年,五一期间我们参观了这个具有辉煌过往的胜地。作为一名共产党员,我怀揣着对先烈的敬畏之情来到了这个他们曾经战斗过的地方。刚入谷中,一席凉风掠过河面袭来,虽然是初夏的五月,依然能感受到彻骨的寒气扑面而来,两边高耸的迭山山脉仿佛把空间都挤压到人的脸上,让人喘不过气。真的是“壁立千仞地势险,万里战火铸英魂”。石头碉堡上的弹孔还抹不去80多年前战斗的惨烈,只有周围生机勃发的绿树成荫已经淡淡远去了曾经的鼓角争鸣。
1935年9月16日黄昏,战斗打响,开路先锋红四团在轻重机枪的掩护下发起正面进攻。但腊子口易守难攻,红军组织的几次冲锋都失败了。后来,红军改变策略,以政委杨成武指挥继续实施正面进攻;同时,由团长王开湘带领两个连从腊子口右侧攀登崖壁,迂回到敌人的背后进行突袭。于是,杨成武在夜半时分组织敢死队再次向腊子口敌人阵地发起猛攻,同时攀援上崖的迂回部队如神兵天降,居高临下向敌人没有顶盖的碉堡和阵地投掷手榴弹,敌人死伤大片,溃逃作鸟兽散。
腊子口战役,是红军以少胜多、出奇制胜的战役,也是进入陕甘、打通北上抗日通道最为关键的一场战役。正如聂荣臻元帅说的“腊子口一打开,全盘棋都走活了”,从此天高任鸟飞、海阔凭鱼跃,一举跳出国民党反动派的包围圈,腾出手来北上抗日。
这次置身其中的感受了红军在长征过程中的艰辛,深刻地认识到近代中国革命所付出的沉重的代价。铭记历史,追思先贤,我们要更加清楚地认识到现在的生活来之不易,更要努力地守护这方土地和人民。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国际形势下,紧跟党的步伐,坚定党的路线,勇担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使命,为实现中国梦、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断前进。